浙江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案例集

发布时间:2025-01-10 17:19

  浙江省深入践行新型工业化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应用,在化纤行业、纺织服装、机械焊接等重点领域孵化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典型应用。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累计标识注册量近21.8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超230.6亿次,接入企业节点数量达1204家。

  在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牵头开展浙江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案例的征集和编制,以标识服务商和二级节点为切入点,遴选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6个创新应用场景,详细阐述了各场景下企业如何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开展应用创新,全面梳理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应用发展模式,形成《浙江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案例集》。

  1、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杭州亚运会AGIS网络设备物联网标签标识管理平台

  杭州亚运会AGIS网络设备物联网标签标识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标签、标识解析系统、数据监控平台和安全防护系统的集成,形成了高效的智能化设备管理闭环系统。物联网标签与标识解析技术的结合,使得AGIS网络设备具备唯一身份标识,形成全方位的设备追踪体系,实现了对网络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赛事期间网络设备故障率较以往下降60%以上。

  2、基于标识解析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技术,为每台医疗设备赋予唯一的“身份证”,实现有源医疗设备实时定位和状态监测,设备位置分布一目了然。同时,在标识对应的数字空间建立设备资产云台账,持续归集设备在采购、使用、流转、维修、报废等诸多场景下的操作信息,获得精准动态的设备资产信息,设备盘准率提升至90%以上。

  3、化工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智能化安全生产管控

  “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系统通过标识解析技术,对危险化学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实时监控,确保产品流向清晰可追踪,状态全程可控,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和安全水平,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了30%以上。

  4、机械制造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智能生产管控系统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对产品零部件在设计、生产、运输、仓储、装配至整机、终端客户、维修服务、更换、报废回收全过程进行记录,为质量追溯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对标识码的查询可看到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的生产方式、核心工艺、参数等信息,实时追溯商品的生产、原料等数据,以保证产品品质。系统使用后,半成品率减少20%,不良品率降低至1%。

  5、纺织服装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内部,通过标识解析技术,结合工厂数字化建设,将相关设备如袜机、质检台、缝纫机等数字化,将生产过程和标识对象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工位、每一台设备都拥有唯一的标识,车间内每一个流动的对象都通过标识在信息终端被识别和传递,实现一件衣服从原料裁片到产品包装的生产全过程管控,显著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产能约20%。

  6、纺织服装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供应链协同应用

  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给每件衣服、每卷布匹分配唯一的身份标识,该标识用于关联整个流转过程,形成面料档案,用于跟踪订单状态,有效解决质量数据无法追溯、物流过程数据混乱和频繁更换标签等问题。在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中,都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进行协同,外协件、原材料等方面,企业可以要求外协厂和外购件厂商进行统一打码,在配套企业供货后,在云平台进行统一管控,有效提高采购效率20%以上。

  7、高端装备零部件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工业智能一体化管理系统

  系统覆盖从订单下达至生产计划安排、执行、质量把控与追溯全流程,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且及时的数据支持。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全面覆盖产品的所有工序节点,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溯源,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突发故障的风险,提升设备稼动率。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统一解析不同企业对相同物品的编码,实现系统自动对接,使各流程紧密衔接,降低协同成本,构建有序循环供应链。

  8、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平台为企业及其零配件厂商提供统一编码及解析规范,将自有生产数据包括订单、工单产品规格等接入标识解析体系,可直接从零配件厂商各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到主机厂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减少了接口对接工作。基于一物一码标识,做到核心备件、易损件数据实时获取,有效提升售后服务效率。通过上下游统一标识,实现数据互通,赋能供应链管理,同时可获取设备数字化交付、运行、维护等所有信息,有效提高了设备管理和协同效率。

  9、缝制设备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质量管理平台

  平台以标识解析技术为基础,打通了缝制设备行业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外协企业、检测机构、认证机构等质量数据要素的主体部门,对产品原材料加工开采、物流运输、产成品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和废弃回收等各个阶段数据进行管理,形成产品质量数据链。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质量数据安全、便捷、可信的交换和共享方式,增强了供应链的数据透明度,促进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10、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售后管理平台

  通过标识解析体系为产品赋予唯一的“身份证”,伴随产品出厂,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用户可以扫码申请售后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协同手机APP进行电子化售后服务管理,整合企业后台的维修数据,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帮助企业分析故障原因,为企业产品的更新迭代和配件供应商的筛选建立数据基础。显著提升售后服务信息化程度,售后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

  11、化工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仓储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应用标识解析体系,将化工中试产品原料的管理划分成采购、运输、仓储、使用、处置等多个环节,通过标识链接各环节数据,在企业原料到库时,生成标识,将标识与入库产品生产信息绑定。原料入库时,将原料标识与仓库库位绑定,后续原料出入库、使用出入库环节均可通过扫码批次分解、再塑标识并将出入库、使用等环节的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原料仓储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提升了仓储管理效率,出入库操作错误率降低至0.01%。

  12、化纤行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化纤制造商通过平台对接内外部仓储与物流信息,由内部ERP系统生成交货单,相关信息上传至标识系统。外部物流公司人员通过扫描交货单上的标识二维码,自动分配订单与路线,同时外部系统从标识平台获取相关数据,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节点物流作业管理,实现透明运输、费用结算与损耗管理。平台应用后,平均每吨产品可节约运费7%,显著减少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13、不锈钢精线行业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条码系统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采用唯一条码贯穿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生产数据、设备数据、物流数据同步。生产后产品条码作为库存管理唯一标识,仓库入库、转储、发货条码强管控,确保账实相符。标识解析条码系统能够采集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为生产管理者提供企业业务流程所有环节的实时数据,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工序、成品工序的计量,不良品率减低16%。

  14、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数智双碳管理平台

  工业互联网数智双碳管理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区块链等技术,可根据二氧化碳减排量、氨氮消减量、节水量、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11类指标,开展智能化环境效益测算,自动生成企业的环境效益测算报告,帮助企业实现对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已在汽配、纺织、塑料、电子等多个行业成功应用,平均为企业节能10%以上。

  15、基于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载体的智慧焊接方案

  通过给电焊机加装“工业可穿戴”的电流、电压和气流传感器,结合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进行数据采集,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进行数据的进一步规整和标注,通过这种方式,每台设备都能被准确识别和追踪。基于主动标识提炼的“电焊机指数”,是焊机生产活跃度、金属材料用量、用工和碳排放的晴雨表级别核心指标,有效提高了焊缝质量,劣品率降低15%,生产效率提升20%。

  16、化工行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产品碳足迹核算

  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统计水电气煤等动态能效环境数据,结合生产消耗、污水、废料等污染物排放,展开对照明、空调、机房、水泵房等设施的用电检测和能效分析。通过与企业ERP打通,实现原料、生产过程、电力、蒸汽等多维数据采集,结合月度盘查服务,实现产品的碳足迹核算与追溯。全面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相关减碳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效率提升80%。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