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先发优势 探索推进交换中心促进算网协同发展
近日,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2025年度全体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聚焦智能计算国家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发展。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重要参与单位,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浙江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斩获“2025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殊荣。
近年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交换中心促进算网协同发展的有关部署,指导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积极发挥全国首个新型交换中心的先发优势,深度参与算力互联领域行业标准起草,搭建算力服务平台,自研算网设备,在算力互联领域取得丰富成果,为我国算力互联网技术应用和资源协同提供重要支撑。
参与起草技术标准引领算网协同行业规范
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坚持“标准先行”的行业合规发展理念,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深度参与3项算力网络互联标准规范的制定。《算力网络 算力路由协议技术要求BGP协议扩展》(YD/T 6251-2024)首次定义了算力网络中BGP协议的扩展技术要求,包括算力信息与网络信息的标准化定义、BGP报文格式及交互流程,为基于BGP协议的算力路由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基于域名解析机制的算力网络资源发布与订阅技术要求》(2024-0141T-YD)聚焦域名解析机制下的算力资源动态管理,规范了资源发布格式、订阅机制及技术架构,适用于支持DNS动态更新的算力网络节点。《智算互联网第4部分: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接口规范》重点构建算力提供商、交易平台、运营平台及跨域服务平台间的标准化接口,推动异构算力资源的统一接入与协同调度。3项标准从路由协议、资源管理到服务接口层层递进,将加速算力资源的高效流通与协同,为我国算力互联网生态建设奠定规范有序的发展基础。
协同搭建算力平台打造算网互联调度样板
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充分发挥资源集中和地位中立优势,积极搭建算力调度和交易平台,探索开展算力感知、调度、交易、安全等业务。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是由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导建设的省级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平台,旨在推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算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平台通过统一接口规范,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主体的算力资源高效整合与调度,提供算力调度、智能匹配、计量计费、安全保障等一站式服务。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是长三角区域性算力协同项目,聚焦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算力资源整合。平台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跨地域、跨层级的异构算力资源纳管与协同,支撑长三角地区的AI训练、工业仿真等高算力需求场景。该项目入选工信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与中国通信学会《2024算力网络产业十大创新成果》,为全国算力互联网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自主研发网关设备 提升算网互通应用能力
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积极响应国家部委文件要求,探索构建算力汇聚、感知、调度、监测、服务、应用等能力,自主研发中央算力网关和边缘算力网关,实时感知多模态度量标识,实现大规模动态转发;自主研发算网控制器,运用原子化低代码编排技术,可开展智能化标准化互联。联合浙江大学组建“全省多模态通信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与“算力网络联合创新实验室”,设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新型互联网工程师技术中心”,打造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培基地,贯通产教学研,多措并举深化“网络+算力”融合底座建设,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可计量、可结算的算力互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