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五周年|回望初心使命,勇探互联新路

发布时间:2025-07-02 08:49

  五年前,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挂牌运营,自此开启中国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探索之路。五年后的今天,杭州交换中心已合计接入企业301家,总峰值流量为9.22Tbps,开通端口总带宽50.52Tbps,整体业务规模位居全球1000多家交换中心前5%,构成欣欣向荣的互联互通新生态。杭州交换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新型交换中心是我国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为推动我国网络持续向扁平化智能化敏捷化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网络互联互通经验,为我国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发展积累了浙江实践经验。

打造互利共赢的流量疏导模式

  杭州交换中心在“全方位、立体化”网间互联目标架构下,面向广泛的互联网参与主体,基于扁平的网络架构和对等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互利共赢的流量交换平台,为接入企业提供“一点接入、多点连通”的流量疏导服务,有效提升了互联网流量疏导能力。交换中心采用大二层扁平化网络架构,企业接入后平均时延4.5ms,较接入前降低80%;端口计费模式大幅降低企业成本,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运行期间无一起安全事故,圆满保障亚运会等重大赛会期间网络运行,为浙江网络性能优化持续做出贡献。

营造畅通高效的数字发展环境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指导杭州交换中心通过“政府指导下的企业联合建设运营”方式,全面推进“消费互联”,积极促进“云间互联”,探索推进“工业互联”。杭州交换中心通过汇聚网络生态和资源,发挥区域范围内的流量交换与算力调度关键作用,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迈入深耕传统互联、探索创新前沿的两步走发展阶段;通过打造系列算力相关平台,同步切入数据互联领域,探索智能体互联互通体系。网间互联追赶,云间互联同步,算力互联、数据互联、智能互联紧跟前沿积极探索,踏出了国内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特色探索之路。

搭建自主可控的互联产品生态

  杭州交换中心作为国内首家试点,始终将自主能力建设作为核心驱动力,加强技术成果产品转化,形成以SDX控制器和IXOS一体化网关为核心,算力服务平台、智能体互联互通平台等在内的多个试验平台。SDX控制器是以业界首个集管理、控制、编排、调度、运维等功能于一体,针对交换中心定制开发的业务编排与网络控制系统。IXOS一体化网关集路由器、交换机、DPI和RS路由服务器四类设备能力于一体,大幅降低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实现交换中心底层设备自主可控和对外赋能。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涵盖算力服务、模型服务、AI应用服务三大模块,提供集成算力资源、开源模型、行业数据集等全栈算力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验。浙江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监测平台全面监测省内算力数据,助力实现全省“一套平台、一套入口、一套数据”高效监测。智能体互联互通平台打造中立的智能体仓库、多元智能体接入方式、灵活智能体调度大脑解决智能体无法跨平台协作、智能体间调度机制单一等问题,满足未来海量智能体的统筹监管和协同调度需求。

形成技术创新的行业科研成果

  杭州交换中心以持续技术创新助推行业发展,首创弱中心化交换互联关键技术,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基于测量感知与新型交换互联架构的算力互联技术,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算力网络产业十大创新成果,累计形成国内外发明专利17项;承担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牵头制定5项交换中心行业标准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成立技术中心与联培基地,共建浙江省多模态通信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重点围绕新一代通信、未来网络与智能感知处理为方向开展研究。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内已建成杭州、深圳、中卫、上海、武汉五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各交换中心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呈现出积极探索态势,国际交换生态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国际网络空间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瞻指引下,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将持续支持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创新发展,以构建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为主线,以优化网络营商环境为重点,以支撑网云算数智深度融合互联为牵引,畅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促进我省数据经济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