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信息通信行业全力做好梅雨期间通信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24-06-24 08:58

  6月9日浙江省入梅以来,浙江中南部和西部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浙江信息通信行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不怕、四个宁可”理念和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全力做好梅雨期间通信保障工作,有力保障全省通信网络运行安全,坚决守牢防汛救灾的“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

  指挥调度“一体高效”。完善指挥体系。在省防指6月16日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后,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领导下,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启动对应等级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系统高效开展应急指挥和保障工作。加强应急调度。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通信保障调度会议2次,组织行业专题部署会1次、应急调度5次,及时传达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展会商17次,定点发布汛情信息、工作动态,确保任务层层落实。强化协同联动。积极融入浙江“1833”联合指挥体系,加强与应急、气象等部门信息互通,组织行业企业入驻地方防指,全程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预警响应“一贯到底”。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关键人“叫醒”“回应”工作机制,点对点叫应叫醒基础电信企业省公司部门负责人、地市公司分管负责人、区县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地市通信发展办公室负责人,督促到岗到位、靠前指挥,确保预警调度“有叫必应”、预警信息“上通下达”。强化信息通报。完善预警信息通报机制,及时通报灾情信息、网络运行情况、网络受损和抢修情况,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重要信息第一时间报送。强化预警支撑。协同打造防汛防台群策群防体系,支撑发送应急预警短信,助力人民群众转移安置。截至6月21日,累计发送应急短信227.98万条。

  应急准备“一丝不苟”。风险隐患排查清零。统筹推进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汛期隐患再排查,行业企业累计出动38117人次,自查发现并整改隐患4683处,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工作闭环和“回头看”,确保隐患全面整改、闭环销号。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制定《浙江省应急卫星电话使用管理办法》,为省级各部门配备卫星电话超20000部;组织配备应急车辆3019辆、移动电油机7607台、卫星电话346部,针对浙北地区可能迎来的降雨集中期,预置应急通信车23辆、卫星便携站6套、无源助力外骨骼3套、各式无人机10架。保障队伍备勤待命。全省信息通信行业9764名应急保障人员时刻待命,加强抢险救援准备,提前在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做好预置布防;围绕汛期保障任务组织开展11地市全覆盖拉动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应急抢修“一呼百应”。全面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超1000名应急保障人员昼夜奋战在保障第一线;发挥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平台监测预警、快速处置的技术支撑作用,实现第一时间掌握情形、第一时间研判处置、第一时间统筹调度。第一时间抢险抢修。针对6月15日丽水市庆元县局部大暴雨导致五大堡乡杨楼村、东村等9个行政村通信网络受损情况,第一时间组织调配物资装备,紧急调度卫星通信KA高通便携站等通信设备,配合当地防指办开展通信抢修,于17日12时完成8处中断光缆和9个退服基站的抢通工作,恢复40户有线用户、501户无线移动用户的通信网络。全力以赴保通保畅。汛期以来,全省信息通信行业累计出动应急人员7226人次,应急车辆3269辆次,发电油机3764台次。截至目前,受损87条光缆全部修复,退服基站恢复率超99%,未对通信用户造成影响,全省通信网络整体运行稳定。

  下一步,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推动认识再提高、工作再部署、举措再细化、责任再压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汛期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在大战大考中展现行业担当。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