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反诈在行动,共筑反诈“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5-09-26 16:38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全省基础电信企业深入开展反诈治理工作,针对持续高发、技术手段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责任落实、技术治理、协同联动、预警宣传等方面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防范治理体系,共筑通信安全防线。

以查促改,强化行业主责担当

  严格落实反诈法及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是铲除诈骗犯罪土壤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压实行业反诈主体责任,我局于近期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信息通信行业反诈法执法检查工作,现场检查省内基础电信企业、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工作机制建设、基础业务治理、专项治理情况、技术反制能力、综合措施等六项反诈工作要点。检查期间,我局针对发现的入网核验不规范、涉卡涉用户数据管理不到位、渠道管理措施不完善、用户服务保障不到位、涉诈资源处置能力不足等常见的五类23项问题点,指导企业深入开展核查整改工作,推动企业高水平履行电信网络诈骗防治责任。

技术赋能,精准拦截诈骗信息

  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对诈骗电话、短信、流量的精准识别和实时拦截能力。今年以来,全省已累计处置电信网涉诈信息线索2.2亿条,互联网涉诈信息线索2.07亿条。各基础电信企业持续优化完善诈骗预警模型,对疑似涉诈呼叫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并对国际来话中的高频骚扰、冒充公检法等特征明显的诈骗电话实施重点拦截和警示,从源头上降低人民群众接触诈骗信息的风险。

警通协同,构建高效联动格局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协同省公安厅反诈中心建立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实现涉诈线索即时共享、涉案号码快速查询等流程的无缝对接。今年以来,行业累计向公安提供“猫池、GOIP”线索4264批次,配合打击诈骗窝点1473个,抓获涉诈分子1879人。为进一步强化电诈防治工作闭环管理,我局于近期成立“一案双查”工作组,针对公安推送的重点案件进行深入核查,对130余个涉案号码及短信端口进行业务复核,发现风险点11项,有效推动行业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转变。

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高度重视反诈宣传教育,在强化技术拦截与源头打击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广泛开展防骗反诈宣传。全行业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步开展系列反诈主题宣传工作,深入社区、校园、企业开展线下宣传累计340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物料8.9万份。今年以来,各基础电信企业定期向全网用户发送防诈提醒短信,已发送共计4.4亿条;通过官方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以案例解析、短视频等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揭露最新诈骗手法,帮助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提升识骗、防骗能力,营造“全社会反诈”反诈氛围。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