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数字中国:浙江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斩获多项殊荣
近日,浙江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在2024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部考核评估中荣获优秀,继2022年荣获5G安全实施成效评估优秀单位后再传佳讯。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创建工作以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聚焦5G应用发展中的安全需求,以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易推广的5G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供给、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为重点,指导浙江移动联合中国移动集团信安中心、华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组建和共同运营浙江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推广中心”),并于2021年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授牌的全国首批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四年以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认真开展5G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效评估,及时研判安全新需求新挑战,指导督促推广中心持续迭代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垂直行业应用、关键技术、供给支撑等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5G安全水平。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标准研制等工作,逐步形成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生态共建、人才培育”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5G应用安全技术突破、产业融合及商业化落地,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在历届绽放杯应用安全赛道中斩获一、二、三等奖10余项。
标准先行,赋能产业安全发展
在推动5G安全标准化方面,推广中心积极参与制定《5G网络内生安全白皮书》、《电力5G网络安全测试规范》、《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防护基线配置(5G网元)》等标准,填补了多项5G行业安全标准的空白。截至目前,推广中心已申请了11项专利,编制了6项标准及技术白皮书。
在解决方案推广方面,在5G能源、5G电子政务、5G智慧教育、5G公共服务等场景打造8个面向垂直行业的5G行业应用安全新型样板房。安全样板房基于二次认证、零信任等技术,采用灵活的安全能力组合方式,提供5G安全可信解决方案。例如,在杭州市某监局5G终端零信任接入项目中,完成零信任网关部署,用户双域专网访问场景实现,实现内网应用访问权限最小化、访问溯源、终端环境感知、动态处置能力。在宁波北仑电厂5G全连接工厂项目中,成功落地二次认证、硬切片安全、风筝模式等5G安全创新方案,进一步验证5G专网信令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为本,构筑5G安全防线
“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连接特性,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推广中心负责人包森成介绍,中心从成立起,就紧贴实战需求,着力推进5G内生安全、5G行业安全和5G作业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在开展“5G设备内生安全及自动化检查工具”项目研究中,创新引入“内生”概念,将网络安全能力与5G设备融合内生,确立5G设备内生安全参考基线,将安全技术能力内嵌至网元设备,在网元设备内构建从硬件到操作系统、虚拟化层、业务层的全栈安全防护特性,可基于网元设备确定性的业务行为来检测设备异常,增强网元内建安全能力、网络智能检测和处置闭环能力、按需的安全服务能力,实现全量安全配置自动化检查和风险预警,解决5G网络对垂直行业差异化安全需求支持欠佳、内网流量缺乏安全监控、安全运维自动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杭州亚运会期间,该工具为38个场馆及周边2000多无线基站安全配置核查和加固落地工作,实现全量安全配置自动化检查和风险预警。
生态融合,打造产业联盟高地
推广中心致力打造生态合作联盟,构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生、互利共赢的新生态。联盟汇聚了1200余家合作伙伴,形成“最易合作、收益分享、共同成长”的合作生态。推广中心面向工业互联网、电力、港口、教育等多个行业持续落地孵化创新内容,在垂直行业发挥引领作用。在承担的德清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安全运营防护体系项目、湖州5G+分布式数据安全治理新景区项目、衢州5G双域专网和零信任系统的校园智慧项目中,基于5G网络安全能力+切片能力+安全即服务,提供终端二次认证、多重访问控制、零信任动态接入等多项安全能力产品。
人才引领,推动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广中心在社会宣传与培训交流方面,依托中国移动5G实训基地、华为全球培训中心和北航杭研院白马湖教育基地,建立完善的5G安全课程体系,累计组织线下培训两千余人次,线上培训六万余人次。
从实验室到一线,从标准制定到实地推广,浙江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正以坚实的步伐推动5G应用走向更加安全、可靠的未来。下一步,推广中心将加快形成5G安全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深化“标准、技术、生态、人才”四位一体战略,打通5G应用安全创新链、网络安全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和资源开放共享;不断探索5G安全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AI、卫星互联网等新型领域的融合安全研究,持续打造国家级5G安全创新高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为5G应用安全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浙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