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算力高速网” 构筑“数字新基建”——浙江“运力提升”行动实施一周年
2024年,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开展“运力提升”行动。一年来,浙江信息通信行业围绕“到2027年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泛在覆盖的全国运力网络”的目标,着力完善算力供给体系,提升算网运载能力,深化算力赋能应用,有力支撑浙江“算力强省”建设。
统筹谋划,下好全省“一盘棋”
强化行业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深化“规划-建设-应用”三同步机制,确保算力布局既适度超前又精准落地。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出台省级算力建设指导方案、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展信息通信业加快推进“双万兆”发展行动,推动长三角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算力基础设施联审机制,编制算力基础设施评审指南,完成省级万卡算力集群建设联合评审。完善标准体系,融入浙江数字经济标准化体系,深入实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程,推动出台浙江省《住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长三角《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支撑网络、算力、融合应用等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运力升级,织就智能“信息网”
运力网络升级就像把普通公路升级为高速公路。一年来,浙江省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打造主要城市内1ms、到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3ms、全省5ms低时延圈,让算力传输跑上了“快车道”。在算力接入方面,创新推动50G PON“万兆光网”试点,规模部署10G PON网络,浙江建成10G PON端口近160万个,千兆网络可覆盖超1亿家庭。在算力传输方面,400G OTN全面覆盖11个地市的核心机楼和算力枢纽,浙江电信在全球首发单波1.2T、单向超100T空芯光纤传输系统,浙江联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400G省干网络。在互联互通方面,依托“一中心双直联点”网络架构,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可调度算力规模超13.9EFLOPS;中国移动算网大脑实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等8家算力接入并网,总规模达1100PFLOPS。
设施建设,打造数字“新地标”
信息通信行业发挥资源优势,构建“核心+枢纽+边缘”三级节点体系,支撑构建省级新型算力中心集群,上半年信息通信行业累计建成数据中心机架超50万架,算力规模超60EFLOPS。在杭州,中国电信杭州智算中心、光环新网(杭州)数字经济科创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企业超100家。在嘉兴,中国电信嘉兴算力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嘉善)智算中心、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等长三角(嘉善)枢纽项目如期施工。在台州,浙东南算力节点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动寒武纪等国产化芯片产业落地。
融合应用,培育转型“新动能”
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通普惠算力资源,为打造数字经济新图景提供澎湃动能。在工业领域,宁波舟山港建设智能调度系统,依托超低时延网络完成实时运算,满足港口运输场景数据实时计算要求;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通过云端渲染平台,推动研发周期从14天压缩至2天。在交通领域,杭州东站建设未来枢纽安全智控项目,根据客流量的变化进行算力资源调度,实现4个视觉AI识别功能,支撑大规模智能识别检测。在公共领域,通过高精度算力网络支撑“阳光厨房”约4万路摄像头视频数据的AI分析能力供给,满足业务潮汐变化,保障业务并发需求。在医疗领域,嘉兴某医院通过智能存储,实现PACS影像数据的高性能、高可用体验访问和持久保存求,对比成本减少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