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七大类十八项服务举措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立足监管职责,紧密结合浙江信息通信行业实际,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实地走访、集体座谈,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7大类18项服务举措。下阶段,我局将认真推动项目实施,及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实际工作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类型 | 举措 |
提升技术防范能力,营造良好防诈氛围 | 1、成立专班加强电话实名制管理,深化“断卡行动”,出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相关指导文件,强化电信企业渠道管理,开展不良信用用户惩戒,严厉打击二次倒卖电话卡。 2、建立健全大数据长效治理机制,加强涉诈信息的监测处置,全面清理整顿高风险电信业务,排除涉诈风险隐患。 3、多渠道宣传引导和警示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诈骗防范宣传预警,组织党员干部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营造良好防诈社会氛围。 |
开展APP专项整治,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 4、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专项整治,开发APP信息登记系统,摸排省内APP底数,常态化开展我省APP检测工作,全年开展不少于10批次APP检测和通报,完成不少于1000款APP的违法违规检测。 5、完善APP个人信息保护专委会工作机制,开展APP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宣传工作,促进行业自律,让群众更安心。 |
高效推进5G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 6、加强规划统筹,推进行业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浙江省信息通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印发。 7、明确网络发展目标,形成年度发展计划,完成《浙江“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和印发。 8、高质量推进5G基站建设,力争2021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超9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和重点行政村覆盖。 9、在12300电信用户申诉中心设立5G用户申诉处理专席,妥善处理投诉问题,动态跟踪5G服务质量。 |
先行先试精准施策,持续提高通信质量 | 10、利用城市公共绿化带,在杭州市开展5G杆站试点,年底前建成250个以上杆站,改善200个以上居民小区信号覆盖问题。 11、根据《宁波市电梯安全条例》,指导督促宁波市新建项目落实在电梯井道、轿厢等区域建设无线信号室分系统。 12、针对各类施工建设导致的通信光缆线路中断问题,在宁波市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指导各施工单位做好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护线责任。 |
适老助残多措并举,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 13、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推出老年人专属资费套餐,为老年人提供爱心通道,实名登记的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一键呼入客服热线服务,组织企业进社区开展智能产品使用、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 14、大力推进全省信息通信业信息无障碍建设,完成省内主要互联网网站和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携号转网服务 | 15、充分发挥携号转网工作专班作用,维护行业秩序,提升携号转网申请通过率,今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开放1个携号转网营业厅,提供携出和携入对等服务。 16、加强监督检查,针对问题突出的地市和企业,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针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列入信用记分考核。 |
继续开展惠企工作,持续降低企业成本 | 17、加强调查研究,完善降费举措,确保年底完成“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目标。 18、推动将降费政策纳入全省企业减负担降成本相关政策文件,督促企业做好减负降本政策数字化应用上线对接工作。 |